Friday, July 17, 2009

文化试卷

我在读大学第一年时选修了文化科。

文化科不容易读,举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,都与文化有关。要读好一个民族的文化,不但得有相当的兴趣,还必须得有充分的时间。

那个时代,供孩子读大学不是父母应尽的责任,许多大学生都得在课余时做点兼差来应付开销。这么一来,再有兴趣的功课,也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透。

文化科是一个开放的科目,选修的人很多。上课时讲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,十个星期结束之后就是期考。到了第八个星期的时候,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叫嚷着要讲师告诉我们考试的范围。讲师却曼条斯里地卖了个关子说:你们别担心,我教过的都考。

“文化的范围太大,我们没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呀!”同学们说。

“我知道,就是因为文化的范围太大了,我们不能够说哪一些比哪一些重要,你们都读就是了。”

同学们看他不肯卖账,也就作罢了。

到了考试那天,我摊开考卷,赫然发现这么怪异的考卷------

它的提示是:选答任何五题。考生可选答(a) 或(b)。

紧跟在提示下面的,是1.(a)…或(b) …;2.(a)…或(b)…; 3.(a)…或(b)…直到10.(a)…或(b)…一共是十对题目,换句话说,这张试卷,共有十对题目,而考生只须选答其中五对的(a)或(b)。

我不禁要佩服这文化科讲师的创意。这种形式的考卷,果然符合了他的文化科理念----必须全面通读、却只需尽人事记忆。

从考场出来的时候,我将我的感佩之言说了出来,岂料X同学听了,竟愣了下来,片刻之后,他回过神来,才告诉我们说,他是依照提示,作答了五题,但他以为提示是说:考生所选的这五题,要么一律答(a),要么一律答(b),权衡之下,他便一律作答了(b)。这么一来,其中有两题的(a)是他比较有把握的,他也没去作答,反而勉强作答了比较没把握的(b)了。

我们听了,当然深为他的失误诠释感到惋惜。

但是,成绩公布时,讲师还是证实了他的理念才是最正确的:文化的范围太大了,我们不能够说哪一个学生比哪一个学生掌握得好,因此大家的成绩也真难分轩轾。

2 comments:

  1. 哈,真是特别的方法。不管怎么说,我还是不喜欢考试。但这次实习,却爱上了考试周。^^

    ReplyDelete
  2. 很特别的讲师。

    换做是我,应该会傻眼~!

    ReplyDelete